中沙检修车间的“匠心守护者” ——王建忠
一、初入职场,扎根石化
王建忠,200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2003年7月从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他便踏入了石化行业的大门,在国营四五零八厂从事传送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与销售工作。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石化装置检修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8月,他加入津滨公司,从此开始了与石化检维修工作的不解之缘。
二、技术精湛,勇攀高峰
在中沙检修车间,王建忠以其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成为了大家公认的“技术大拿”。他擅长使用振动监测仪器,对泵、压缩机、风机等旋转设备进行实时振动监测,准确判断设备故障隐患。对于大型离心式压缩机、泵等机组,他能够依据设备的装配图和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拆装计划,确保机组恢复正常运行状态。同时,他还熟知各种塔、罐、换热器的内部结构,能够有条不紊地拆卸、清洗、打压、回装等维修工作。
在二柴检修项目中,王建忠更是发挥了关键作用,带领中沙检修的年轻团队,完成了换热器检修工作。换热器检修,作业风险高、不确定因素多,面对E-202抽装管束时的入口管线妨碍和旧管束变形等难题,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大胆细心的操作,不断调整抽芯机的位置及角度,使得检修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在换热器回装工作中,他创新性地使用小工装(斜铁)调整管板与筒体、封头的密封面侧间隙,大大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时间。
三、传道授业,培育新人
除了在技术上的精湛表现,王建忠还非常注重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在二柴检修过程中,他面对的都是近两年入职的“新兵”,未参加过全装置停车检修。作为现场负责人,王建忠既是领队、也是老师,为此,他边施工边培训,从讲解浮头式换热器的结构、拆装步骤、打压步骤到液压扳手、抽芯机的使用,他都耐心细致地传授给每一位新职工。通过他的培训,这批新职工逐渐成长为能够独立带队进行换热器维修的技术骨干。
在平时的工作中,王建忠也非常注重规范青工的操作步骤和打表方法,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在他的影响下,车间好多员工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有了不断提升,也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会。
四、敬业奉献,勇于担当
王建忠对待工作总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工段当段长时,他每天都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只要有加班任务,他肯定会在现场盯着。多次膝盖犯滑膜炎,他都忍痛坚持上班。在二柴大修期间,他更是第一个到达现场、最后一个离开。即使老娘半夜摔伤骨折,他在医院安排完检查治疗后,还是早起第一个到达现场安排工作,期间一天未歇。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深深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安全方面,王建忠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和严谨的态度。他每天利用早喊话时间强调当天作业存在的风险和需要采取的措施,仔细观察每个人的精神状态,及时调整岗位避免高危作业造成风险。在他的努力下,班组成员多年来做到了零事故。
五、创新实践,持续改进
王建忠不仅技术精湛、敬业奉献,他还是一位勇于创新和持续改进的先锋。在乙烯821-P-01A泵检修过程中,他利用自制的两套法兰回装调整工装轻松解决了出入口法兰应力比较大、无法拆装的问题。在苯乙烯保运期间,他创新性地使用风炮进行过滤器封头的拆装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平时的检维修过程中,他还不断搜集问题汇总,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检修质量和效率。通过他的努力,车间在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六、荣誉满载,未来可期
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表现和卓越的贡献,王建忠多次获得公司内部表彰和行业奖项。他连续三年获得“十佳标兵”称号,连续多年获得公司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荣获石油化工公司级“四优”共产党员荣誉。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他未来继续前行的激励。
展望未来,王建忠表示将继续提高个人能力,掌握各类动静设备的维修技能,加强各方面的沟通协作,为公司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同时,他还将继续致力于培养青工快速成才,为公司人才储备和发展贡献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工匠精神、用一个又一个胜利谱写生命华章。